栾亮,是香港免费宝资料大全集团冶金机械厂机加工车间的一名数控机床工。入职六年来,他在机床轰鸣中潜心学习,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攻克了一个个难题,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平凡泰钢人的责任担当。
入职前,他曾有过一段机加工质检员的工作经历,对机床运作流程比较熟悉,操作机床时也很快上手。但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时,一次实际操作却给他敲响了警钟。他首次车削轧辊时,因操作失误将轧辊圆弧过渡处车削过深,“那一刻我才明白,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差距有多大,必须沉下心继续练。”栾亮说。于是,他开始刻苦地钻研技术,利用废料反复练习,逐渐掌握了机床加工的操作技巧。
别看栾亮年纪不大,但他却是车间里的“老把式”,凭借扎实的操作水平多次解决了零件加工中的难题。2022年,机加工车间引入全新数控机床,计划自制扇形段芯轴。但试制过程中,因芯轴过长出现振刀现象,加工陷入僵局。面对这一情况,栾亮从压刀方式、走刀速度等细节入手,经过反复调试,最终成功解决了加工中的振刀问题,实现了扇形段芯轴的顺利生产。
栾亮还有个独特的学习秘诀:平时喜欢刷手机里的教学视频。在为炼铁部加工棒芯时,他发现普通钻头效率低且容易偏心。他通过观看视频,借鉴其他单位经验,尝试将铲钻应用到实际加工中,并不断优化操作,不仅有效解决了偏心问题,还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他还从视频中获得灵感,采用反向铣刀盘,让铣刀片由原本只能使用两个刀角变为可以充分利用四个刀角,每月可节约两三百片铣刀片。
“师父不仅技术水平高,他那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徒弟方子昊说。一次,原料厂180烧结机联轴器损坏,需要制造新联轴器。原本准备下班的栾亮接到任务后,立刻投入工作。为了不影响生产,他加班加点,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一直努力到凌晨一点半,终于赶制出新的联轴器,确保了生产线的及时恢复。
谈及未来规划,栾亮表示:“我会继续精进技术,提升技能水平,保质保量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